老後無畏 生活設計自己來

科技生活雜誌創刊20周年,有感於一路陪伴我們的忠實讀者也逐步成為樂齡族群,本刊特於2019年3月號起,與社團法人台灣樂齡建築發展協會、合勤健康事業合作,同步於科技生活新聞網上共同開闢「樂齡人生」單元,邀請產官學研各界專家學者執筆,針對科技界的「新世代樂齡族群」之各項需求 及困擾,提出前瞻專業的觀點與解方,打造「樂齡年代」最美麗的人生風景!首刊特邀請共生宅發展協會理事長許秋田博士為本單元揭開序幕。

是禮物還是苦難 關鍵在心態

台灣老年人口預計8年後超過20%成為「超高齡社 會」,推估有500萬人口將會老在一起,對此社會 中開始謠傳未來的老人是負擔的說法,不禁讓人聯 想「變老」似乎是一件不太妙的事情,所以需要儘 早想辦法來防老或不變老。但是,有關「老」對人 們來說,到底是一件禮物,或是一種苦難,關鍵因素在於自己對「老」持何種的心態。

常常看見長者嘆氣表示自己老了無用,除了讓人 聽了感到心疼之外,也有股衝動想勸勸他可以尋找另一種人生設計,但想到不同世代有自己的價值觀 與生活模式,很難用相同的標準去衡量,也許在老 一輩的人身上,認為當自己不再被年輕一輩所需要時,就是他沒有用、可能被遺棄的時候,較難以像 年輕人一樣可以不斷求新求變。

生命價值才是人生下半場重要動力源

古早有一個說法,家有一老如有一寶,而這一寶 指的就是「智慧」,因為老代表著人生閱歷豐富,有相當的生活智慧可給予年輕的一輩有價值的指 引。但萬萬沒有想到,隨著社會變遷與文明的進步,現代的老人家不再被視為一塊瑰寶,很多的生 活知識與經驗隨時可以從各種平台取得,甚至許多 創新服務取代許多當祖父母的生活權利,例如現代祖父母面臨沒有孫子可帶的遺憾,保母服務及幼兒 教育搶了祖父母的工作。

所以,當長壽的時代來臨時,現代人已經無法再依循上一代的價值觀與生活方式來過日子,追求學 歷、財力、地位、門當戶對、含飴弄孫等比較性的 名利價值已不再是重要,反而體會「我是誰」、 「想過怎麼樣的人生」等本質性的生命價值才是人 生下半場重要動力來源。

5種理念設計 活出本質性生活

那怎麼樣才能夠從「比較性」的名利追求轉變成 「本質性」的生活體驗呢?我們可以從下列5種不 同的生活理念設計開始:

第一、生活要願意去好好認識:學習拋棄對新事物先入為主的觀念,多方去認識與體驗不同以往的 人事物

第二、生活要願意去找到認同:選擇符合生命真 實所需的人事物,投注體力、腦力與心力,產生彼 此的連結與關係

第三、生活要願意去仔細認真:腳踏實地、用心 當下,懂得去感受與體會活著的感覺

第四、生活要願意去重新認清:有智慧地分辨生 命真實所需,整理並丟棄用不到的東西或觀念

第五、生活要願意去服老認老:不違逆年齡該有 的生活方式,開心度過60歲後的每一天。透過從認 識、認同、認真、認清、到認老的生活設計,老後 才能真正做到活著無所畏懼。

掌握熟年自治先機 讓老後變成禮物

國內近來開始流行熟年自治的觀念,許多人不僅對即將面臨的老後生活感到好奇,也開始蒐集未來老後 生活的相關資料,期待運用生活設計的觀念來服務未來的自己,國內的合勤健康共生宅建案就是一個相當 典型的案子,其透過人們願意在一棟附服務型的建築物內,進行共學、共遊、共創、共好及共食等具體生活實踐,讓「變老」變成一份禮物,讓我們有機會了解到每一天是多麼珍貴,也讓共同生活變成一件容易落實又能令人滿足的人生進行式。

許多夢想本身都具備美好願景,但身為生活設計師的我們很清楚,好的環境空間設計仍需要有一群人願意在裡頭共同生活,透過每一個參與其中的人 願意去認識、認同、認真、認清何謂共生,並開始去發展全新的生活態度來面對人生下半場,包括 如何拓展社交圈、如何開放自己與世界接軌、如何 養成健康好習慣、如何善用科技及各項生活支援服務、如何維持自立生活模式。

不可否認,隨著年齡增長,生活中難免都會有障礙需要克服,但若能掌握先機,在事情尚未嚴重之前做好準備,甚至能提前處理好,就能讓老後生活可能產生的難題遠離我們,讓我們過著比現在更好的幸福人生,直到永遠。

文/許秋田 博士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